如今在農村,有一個特別明顯的現象。大多數才剛剛讀完高中甚至初中的農村孩子,馬上就出來打工掙錢了。
分析原因,大多數是父母工作比較忙,或者是在外地工作,孩子放在老家里面,由年紀較大的爺爺奶奶帶大,上學的時候,父母也不在身邊所以對他們學習約束不夠,引導的不夠好。所以在學業上就沒能更進一步,感覺讀書更無聊,還不如出去工作。
所以這些孩子面臨兩個選擇,去當學徒,還是直接進廠打工?
這兩樣路子到底有什么差別呢,我們來分析一下。
01起步收入
做學徒剛開始的時候,收入很少,畢竟師傅在帶你,你在學東西,所以很多當學徒的基本就是免費勞動力?;蛘咧荒茴I很少的工資,當然,肯定都是夠吃住的,吃住問題能夠解決。
進工廠的話,收入會高一些,如果進了加班比較多的工廠一個月輕松可以拿到5000+,幾千塊錢對剛進入社會的孩子來講,確實是一筆巨款。
02工作強度
學徒的話,工作強度要高一些,畢竟不需要交學費,師傅還要管你吃喝。作為免費勞動力得有免費勞動力的自覺,不然沒人會想要免費教給你吃飯的本事。而且學徒還要一邊學習,一邊打下手,確實會比較累。
進工廠的話稍微輕松一點,大部分是坐著工作,無需耗費太大的體力,但考驗人的耐力。一般工廠生活配套齊全,不用自己操心吃住。相對學徒生活比較輕松。
03后期發展
當學徒的話如果學的好的話,后期的發展還是非常大的,比如你如果學到模具的技術,那么等你技術成熟了自己去找相同行業的工作,那么收入還是相當可觀的。如果你是去學廚師的話,自己還可以去別的酒店當廚師,還可以自己開餐館。
進工廠的話,開始都是從普工做起,升級線長要不斷累積工作經驗及工作年限,總得來說后期發展較平緩。但后期有轉崗的機會,就看你會不會把握住機會了!
當學徒和進廠打工各有優劣,如果是家庭經濟特別緊張的話,進工廠也未嘗不是個好辦法。但小編建議,如果有機會還是多讀書吧。讀書才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。